我國對隧道結構進行防火保護工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但限于當時的技術、經濟狀況,除了上海延安東路越江隧道等有限的幾個隧道噴涂了防火涂料外,其它隧道的結構都沒有采取防火措施。真正根據有關隧道設計規范設計、建造隧道,還是近幾年的事,而隧道防火涂料的應用,則是從2001年前后開始的,當時一些企業將厚型鋼結構防火涂料或混凝土樓板防火涂料甚至電纜防火涂料作為隧道防火涂料使用。因此關于隧道防火涂料研究的基礎比較薄弱,產品參差不齊,給隧道防火涂料施工和性能檢測帶來很大困難。
1、由于涂層長期受汽車尾氣、隧道灰塵等原因的影響,導致外觀質量方面與涂料本身色差較大; 2、由于超限(超高、超寬)車輛以及拉大樹到重慶方面的車輛較多,全線隧道局部位置極易出現刮痕,嚴重影響行車視覺效果; 3、由于涂層長期處于隧道的潮濕環境中,局部段落印跡明顯,影響外觀質量,部分段落甚至會積水、脫落; 4、交通事故以及火災等原因也極易造成隧道防火涂料損傷; 由于上述等多種原因影響,在運營養護過程中,防火涂料修補最容易出現的一種弊端就是出現“補丁”,這種補丁嚴重影響了整個隧道的裝飾質量,如何能最大限度的和原涂層連成一個整體是目前養護的一個難題。養護一站在養護過程中,將按照規范要求半年對隧道裝飾工程進行清洗;對于需要修補的地方,綜合考慮到交通安全以及施工工藝的要求,基本采用滾筒刷涂法,先要求養護單位將需處理地方周邊清洗干凈,再對基層進行處理,等涂層干燥后再進行配色,爭取能夠最大限度的保持色調一致。但是這種辦法效果有限,更合理更好的辦法建議增加研究課題進一步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