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俗稱“油漆”,是一種能牢固覆蓋在物體表面,起保護、裝飾、標志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學混合物,通常由基料(樹脂、粘接劑)、顏料、填料、溶劑和少量功能性添加劑等組成,其產品分類方法較多,本文中采取行業分類法,也即將涂料分為工業涂料、船舶(艦船)涂料、建筑涂料、木器涂料、汽車涂料等。同時,我們將建筑涂料與家具涂料視為“家居裝飾涂料”。 據統計,2006年,涂料總量達到507.84萬噸,比2005年的404.10萬噸增長25.6%;產品銷售收入達963.16億元,同比增長30.04%;利潤總額65.67億元,同比增長48.06%。這其中重要的產量與銷量增長來源即是家居裝飾涂料。 裝飾涂料的這幾年 一般來講,涂覆于建筑內墻、外墻、屋頂、地面等部位所用的涂料稱之為建筑涂料,可以分為有機涂料和無機涂料兩大類,而木器涂料則主要是用于家具等器物上。 隨著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房私有化,室內裝修成為時尚,裝飾涂料也隨之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同時受國家西部大開發、奧運場館的建設,重要工程和民用住宅小區日漸增多,以及相關政策的出臺等眾多因素的影響,裝飾涂料近兩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1996年全國建筑涂料產量為29.60萬噸,約占涂料總產量的20%;1999年突破50萬噸,達到51.55萬噸;2000年增長到56.32萬噸;2004年達到113.37萬噸;到2006年,建筑涂料超過130萬噸。而木器涂料大約占涂料總量的15%-20%。 從涂料產量來源看,目前國內已形成以3大涂料生產基地為中心向全國輻射的生產布局;市場集中度高,大企業居于支撐地位;國外涂料企業壟斷中高檔涂料產品市場。 從競爭層面看,全球前十強的涂料品牌已經全部進入中國,展開了攻城掠地,而一些資源相對雄厚的本土品牌也已展開多輪市場攻勢。目前已形成立邦、多樂士、華潤等全國性品牌,美涂士、嘉寶莉、大寶、三棵樹、紫荊花、中華制漆、展辰、鱷魚、長春藤、鴻昌、神洲、巴德士、秀珀、3A等知名二線品牌占據中高端市場的競爭格局。而各地的“作坊”式工廠分食涂料消費市場剩余的份額,構成低端市場的重要力量。 從技術與功能發展演變看,從耐擦洗、耐粘污、防火、防腐、光滑、無毒、附著力強、涂刷面積等基本的功能,全面向兼具殺菌、無味、顏色美麗等功能的健康涂料、時尚涂料擴展與提升。目前在建筑涂料中,有機水性涂料倍受青睞,其典型代表就是乳膠漆。 同時,已經出現了涂料業的相關環保健康標準。 贏道新營銷品牌傳播機構認為,理性購買的消費者比例正在增加,對涂料的環保健康標準要求更高,理性購物能力較強、信息獲取渠道較多的消費者將逐步消除涂料購買的信息不對稱,同時消費者的品牌意識將進一步增強,知名品牌獲得購買親睞的機會已經變得更大。 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 由于涂料技術門檻并不高,尤其是低端涂料,陸續有多家市場進入者,從“北京紅獅、天津燈塔、上海造漆、武漢雙虎”四大國企占據鰲頭,到廣東順德民營涂料企業崛起于東南地帶,以至于形成目前多家國外品牌、全國性品牌、地區性品牌全面競爭狀況。據統計,目前國內涂料生產廠商約有8000家,以中小型、區域型品牌居多,同時還存在大量的作坊式涂料生產工廠。 同時,由數千家廠商組成的涂料供應市場,其市場集中度卻是非常低的,排名前五的裝飾涂料生產商僅占25%%的市場份額。而在歐洲的大多數國家,甚至印度,前三四家裝飾涂料商占據60%%—80%%的市場份額。 整個裝飾涂料市場的競爭格局可以按領導者、挑戰者、跟隨者、補缺者的階梯性關系劃分。其中,領導者角色的扮演者主要是立邦、華潤、多樂士等品牌,占據中高端市場絕大部分份額,憑借雄厚的財力和相對高超的營銷手段,通過巨額的傳播費用來塑造品牌形象,進而形成對終端消費者的強勁拉力;挑戰者主要是三棵樹、大象、神州、嘉寶莉、美涂士、紫荊花等,積極進取,向一線品牌發起了沖擊與挑戰;重視建立廣泛的經銷商網絡,通過并不透明的價格來保障經銷商的利益,甚至通過多品牌運作來提高網絡密度、降低價格透明度,但對傳播及品牌拉力相對重視不夠;跟隨者主要是中華制漆、臺昌樹脂、江蘇蘭陵、三愛化工等,在全國某些區域擁有一定的知名度與市場占有率,擁有自主特色的產品線,并且在營銷策略上傾向于大開大合,有一定的銳氣;最后剩下的補缺者主要以一些小型廠為代表。生產雜牌涂料,代工或非法仿冒名牌涂料,低價占領市場,產品多銷往農村和各類專業市場,但總體銷量不可小覷。 其中,三愛化工攜3A環保漆正立足重點區域市場,采用“重兵布陣、重拳出擊、重資投入、重點突破”的四重策略刮起“環保健康風”,力圖躋身入挑戰者行列,與三棵樹、大象、嘉寶莉、美涂士等知名品牌齊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