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致化工有限公司

雅致專業防火涂料

  • 建筑裝飾材料
地址:石家莊市學府路182號
聯系人:王海輝
手機:13503119680
電話:0311-86850237
傳真:0311-86850237
Email:yzhg_2008@163.com
點擊我吧
  盤點2011上半年家裝市場投訴四大焦點  
     
更新時間:2011.08.05 瀏覽次數:
 
    焦點一:合同里面大做文章
  張先生在裝修時就因為合同簽訂細節不細遇到了麻煩事。前不久,他與一家裝修公司簽訂了合同,讓對方負責家中地板裝安裝和陽臺擴建工程,因為是第一次裝修,張先生對具體流程并不清楚,當時就在裝修公司提供的合同上簽了字。沒想到,這家裝修公司同時又接了另一個活兒,只挑出兩名工作人員給他裝修,一周就能干完的活兒,一拖拖了半月,因為工期長,給鄰居帶來了很多不便。
  趙先生反映,他在請某家裝公司包工包料裝修新買的三房二廳時,該公司出具了一份施工預算單,列出了整套住房所需用料及價格、管理費、設計費等。他覺得預算很細致,公司也算正規,而且整個工程的報價比其他公司要低近30%,物美價廉,于是雙方欣然簽約。可工程開工沒多久,趙先生就覺得自己上了當:在裝修過程中,增項一個接一個,讓人“霧里看花”,搞不明白!先不說工程實際用料如電線、油漆等都超了一倍多,遠遠高于預算,單是那些增項就列出了有10項之多,有一些還是原本談好的內容,但在合同中沒有注明,自己當時也沒有仔細核實。這樣一來,雖然簽訂合同時家裝公司的報價并不高,但工程竣工時,增項多了不少,合計后的總價高得離譜兒。
  關于家裝的投訴主要表現在裝修公司不按合同施工,擅自改變施工標準。個別施工隊技術力量差,裝修延期或偷工減料。其中一個普遍現象是合同條款簽訂很粗略,一些細節涉及不到,裝修后的服務質量嚴重滯后等。其中,因為合同簽訂不規范,很多條款無視消費者權益,市民暗自吃虧的案例不少。
  為了規避風險,大多數消費者在裝修前都會和施工單位簽訂協議。可一不小心,就被施工單位設了陷阱,一旦發生糾紛,合同反倒成了施工者推卸責任的擋箭牌。經營施工單位利用合同蒙騙消費者的手段五花八門:
  一是只給合同,不給附件(附件主要是指預算方案和施工圖紙等),如果附件不給消費者,就不便于消費者對施工進行監督和審查。
  二是有合同不履行。例如合同規定甲方購進材料需經乙方驗貨,乙方購進材料需經甲方驗貨。但在實際進貨過程中都沒有認真遵照執行。
  三是利用合同做手腳。例如在合同中多算損耗、多算面積;還有通過事先在預算中漏項,等到工程結束結算時再要求消費者加付費用。
  監理支招
  由于大多數消費者并不具備裝飾及法律方面的專業知識,如果采用家裝公司擬定的格式合同,其權益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建議消費者選用《家庭居室裝飾裝修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在簽訂合同時,千萬不要盲目、輕率,仔細查看《工程預決算單》、《工程保修單》等合同附件是否齊全。此外,消費者可以在示范合同的基礎上與家裝公司再約定一些補充條款,比如要求商家提供材料環保證明,工程驗收時要有一份室內環境檢測報告,否則不能進行工程交工與驗收等,以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
  焦點二:邋遢施工不合規范
  業主侯先生為裝修的事弄得心力交瘁。剛裝修好的房子,問題百出:廚房臺面斷裂、煤氣管道堵塞、洗衣盆下水道漏水、墻面滲水……是一起典型的反映施工質量問題的投訴。
  據悉,諸多消費者反映的裝修問題,諸如衛生間、廚房間、陽臺、山墻、房頂等部位的滲漏水都是裝潢時防水層損壞沒有及時修復,或者偷工減料未做防水層,還有的是排放給水管節頭焊接不密實造成的;又如墻磚、地磚空鼓的問題往往是施工時墻體或地坪平整度不好或者墻體本身存在空鼓現象,施工單位在鋪設前沒有做好平整處理。
  施工環節是家裝的重頭戲。目前市場上的施工隊主要分為裝修公司的施工隊和無固定辦公場所、無營業執照、無資質施工證的“三無”施工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裝修游擊隊”。“裝修游擊隊”后期的施工質量問題層出不窮,更有甚者卷款出逃,使消費者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由于這些“游擊隊”根本沒有注冊公司,甚至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更沒有監管部門的監管,所以當出現問題時,不僅家裝委沒有辦法,甚至連消費者協會、工商局等部門對此也束手無策,令消費者投訴無門。
  監理支招
  邋遢工程的“創造者”大都是些無證無照的馬路裝修隊。要規避邋遢施工最關鍵的就是要選準施工單位。
  消費者洽談裝潢施工時,要選擇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和市建委頒發的《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的家裝公司,在洽談前要先核對該公司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和公司名稱是否一致。無論承接工程的是家裝公司總部還是分公司(分部),與消費者簽定合同的都應該是法人(家裝公司總部),合同上應加蓋法人公章或合同專用章。
  小編提醒:家裝工地安全最重要
  線頭連接必須規范
  在家庭裝修過程中,最可能直接出現火情的算是電氣線路了。要預防電氣線路的火情,最重要的是電氣線路的鋪設。一定要選擇正規公司持有上崗證的正規電工施工;在選擇導線時,要選擇正規廠商的絕緣銅芯線或阻燃絕緣銅芯線;在吊頂或夾層內鋪設電氣線路時,一定要套穿絕緣金屬管或套穿阻燃管,且管內不可有接頭。因為電線接頭處理不好會直接造成短路、打火甚至爆燃。
  插座和照明燈具的高溫部位,應該盡可能地遠離可燃材料,或采取隔熱、散熱等保護措施,以防意外。如果射燈的安裝部位有木質吊頂,按照要求必須在燈具與木作接觸的地方使用阻燃布,防止溫度過高引起木頭燃燒。書柜、酒柜或者木制背景墻等安裝射燈的地方都要使用阻燃布。
  另外,對線路進行改動,如將原來預留在左邊的線盒移位到右邊,很多業主出于美觀的需要將原來的線盒封閉,這樣會留有隱患。專家建議將原來的線盒保持在活動的狀態,可以隨時打開檢查電線的接頭,發現問題可及時處理。
  隱蔽木龍骨須刷防火涂料
  在目前的裝修中,很多人家都會有吊頂工程或某些特殊裝飾工程,木龍骨的使用率很高。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隱蔽的木龍骨必須進行防火處理,即在龍骨表面涂刷兩遍防火涂料。但一些施工人員為降低成本以次充好,用普通涂料或者膩子粉對膠的方式來冒充防火涂料,并不能達到真正的防火要求。
  您應該如何辨別木龍骨是否刷過防火涂料呢?專家講了幾個簡單的辨別方法。“一般來說,刷過兩遍防火涂料的木龍骨呈白色,且有一定的厚度。”您可以肉眼觀看木龍骨的膜厚,還可以用打火機在涂刷過防火材料的木龍骨上進行試驗,一般來說,涂刷過防火涂料的木龍骨會變黑,但不會燃燒起來。
  焦點三:施工用材以次充好
  吳先生家的墻面,新刷不久,就出現了一粒粒的粉末。行家分析粉刷后的墻面出現風化、起泡起殼等現象,與涂料質量的好壞有關。吳先生仔細一追究,果然是施工單位以次充好,用50元一桶的劣質涂料冒充100元一桶的優質涂料。
  這類投訴主要體現在,經銷商將材料以次充好,把好材料的貼牌貼在質量差的材料上,冒充上等產品,甚至還有調包行為,不少消費者反映,“在經銷店里看到地板的顏色均勻、幾乎沒有色差,但貨送到家后卻發現板材大小不一、長短不齊,色澤相關很大。鋪裝后地板容易出現裂縫,高低不平。”
  由于各種建材的品種有很多種,一般的消費者很難分清優劣,比如板材的EO極和E1極,不是專業人員很難鑒別真偽。在市場上,拿木工板來說,一般家庭用來做衣柜的板材厚度為1.8cm,很多商家卻拿1.7cm的板材冒充1.8cm的板材,有的業務人員甚至拿1.5cm的板材給業主用,卻收著1.8cm的價格,這中間每張板的價差有30多元呢!還有油漆也有貓膩,裝修公司簽合同前承諾的是知名品牌的油漆,施工時,他就玩起了調包計,將不知名的油漆倒入知名品牌的空油漆桶內,來冒充好油漆,消費者對此是防不勝防。
  監理支招
  為保證施工材料質量,家裝合同中應該把材料的名稱、品牌、規格、等級、交貨時間明確約定。消費者還可以提出,家裝公司在提供主要施工用材時應同時提供相關質量合格證明。并且,對于消費者自己購買的裝飾裝修用材,家裝公司也有義務對其外觀質量進行驗收,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值得提醒的是,材料進場時就該做好驗收工作,一旦材料拆包使用,問題將更加麻煩。在購買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或者請裝飾公司購買材料時,消費者最好留下一包原封樣品。一旦發現問題,可以以此作為判斷責任的依據。
  焦點四:飾后服務難以兌現
  李先生投訴某裝飾有限公司,反映裝修問題的投訴已有半年之久,但因找不到原施工人員而使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按規定,房屋裝修完工后的保修期內,施工單位負有免費保修的義務,但實際執行過程中兌現率很差。
  劉先生的新房今年年初裝修竣工,晾置了3個月后,5月底剛剛入住新居。當初與家裝公司簽訂合同時,因擔心裝修后出現質量問題,他要求對方在合同里注明工程保修期限。但入住新居之后,劉先生發現了一系列問題,首先是一些改造的墻體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痕,其次是家里的水管排水不暢。經過多次聯系,裝修公司派人上門修理,排水管修好了,衛生間的鏡磚又出現多個質量問題。劉先生再次找到裝修公司,盡管對方承認工程質量有問題,也信誓旦旦地答應立即派人來修,修理工人卻遲遲不來,最后又以種種理由推脫責任。
  盡管與前幾年相比,我省家裝市場有了很大改觀,但問題依然不少,且呈現了新的投訴趨勢。從近期省消協受理的投訴情況看,家裝完工且消費者入住后出現的裝修問題,已成為家裝投訴新的焦點問題。多數消費者在簽訂家裝合同時都沒有在意售后服務的條款,直到出現問題后才后悔莫及。與裝修公司協商得不到解決后只好投訴至消協,有的裝修公司認為合同已履行完畢,不再負任何責任;還有一些裝修公司雖然承諾保修一年,但在保修過程中一再推脫,糊弄了事;更有的裝修公司與工程隊互相推諉,誰也不管,最終吃虧的還是消費者。
  監理支招
  其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無照經營,施工結束后人去樓空,消費者要求解決裝修出現的問題時找不到人。二是改頭換面。施工結束后,原班人馬注冊的公司注銷了,這些人員又注冊了新的公司去招攬新的裝潢業務,消費者發現裝修問題再找公司理賠時,公司沒有了,原班人馬也找不到了。三是有的企業效益不好,把收取的飾后服務費未列入專款專用,而列入當年的收益,所以當消費者要求對裝潢問題進行理賠時,企業無財力理賠,致使問題久拖不決。要解決這一問題,最根本的辦法還需提高家裝業的整體素質與誠信。在這之前,消費者還需謹慎選擇信譽好的公司。
 
友情鏈接